背德者1990 【预告篇】| 背德者1990 【1】| 背德者1990【2】| 背德者1990【3】| 背德者1990【4】| 背德者1990【5】| 背德者1990【6】| 背德者1990【7】| 背德者1990【8】| 背德者1990【9】| 背德者1990【10】| 背德者1990【11】| 背德者1990【12】| 背德者1990【13】| 背德者1990【14】| 背德者1990【15】
BY 肖星
16
现在我不得不停一下我的叙述了,我渐渐感到厌倦,对自己笔尖挤出来的东西越发地感到不信任。
我是不是故意通过自嘲来刻画我的“睿智”呢?我把我当成什么了?而既然我洋洋得意地谈到了读书,那就讨论一下读一本书的收获到底是怎么回事:
还是那个纪德,在《地粮》里忠告他的读者:“抛开这本书,离开我。”他是说读书毫无用处呢,还是说读书的用处就在于使读者不再读书,起码不再读这本书?
不错,读书常给人以教益,几千年文明,有过多少指南人生的真知灼见。一代一代又有多少道德君子著书立说,劝人抑恶扬善。然而,为什么人类进展了这么久了,罪恶却似乎越来越深?永远有所谓无耻之尤,作为人们咬牙切齿唾骂的对象。
如果把人类优秀的书籍比作筛子,这么悠久的时间,为什么没有滤掉人类的罪恶?不仅人类没有光洁得像刚洗浴过的婴儿。
相反,给人的感觉是,这些书,像伤疤一样丑陋地覆盖在人类身上。往往是读过书的人,感到伤疤常常在发痒,他恨不得血淋淋地撕下它们。隔着伤疤,他不能感觉到世界存在于他的周围。罪恶,如果隔着伤疤去触摸它,你永远也不会知道它真实的肌理。你不了解它本质的丑恶,你又如何抵御呢?
然而我要说的并不是这一点。我更经常感到的是,读书有时给人一种飘然之感:所谓豁然开朗,真理在握的幻觉,常常在读完一本书后产生。而事实上,我并没有解决得了内心的失衡,而仅仅在理论上看似解决了矛盾。
说到底,读书给人的收获可能仅只是一种理论快感而已。而要解决实际的问题,恐怕只能离开书本去寻找。
我决定不那么偏激地声称“读书无用”。可对于读书的用途,顶多只好这样估计,它就像人们所说的“路标”,而路还得靠脚走。而更可能发生的是:对于一个从未见过水的人,他得到的却是一张海上航行路线的图纸。他非常兴奋,然而他无法适应海上的生活。
【待续】
《1990年代的爱情 • 背德者1990》连载
背德者1990 【预告篇】| 背德者1990 【1】| 背德者1990 【2】| 背德者1990【3】| 背德者1990【4】| 背德者1990【5】| 背德者1990【6】| 背德者1990【7】| 背德者1990【8】| 背德者1990【9】| 背德者1990【10】| 背德者1990【11】| 背德者1990【12】| 背德者1990【13】| 背德者1990【14】| 背德者1990【15】
广告时间
敬请关注我的两个公号:岸边,anandanstudio
大豆看电影,dadoumovie